針對濃度較高的重金屬
污染土壤修復常用技術主要有固化穩定化國、土壤淋洗等。但是,固化穩定化技術具有需對修復后土壤穩定性和安全進行長期評估和填埋場第越來越少等局限性,限制了固化穩定化技術的應用。
土壤淋洗修復技術是采用物理分離或化學浸提等手段通過添加水或合適的增效劑分離重污染土壤組分或使污染物從土壤相轉移到液相的技術。土壤淋洗修復技術可以有效地減少污染土壤的處理量實現減量化;同時,可快速將重金屬污染物從土壤中移除,短時間內完成高濃度污染土壤的治理,成本相對低廉,修復后土壤可再利用。
土壤淋洗技術按照施工方式分為原位淋洗和異位淋洗修復技術。原位淋洗修復技術對于土壤本身條件要求較高適用于多孔隙、易滲透且水力傳導系數>10-cm/s的土壤,且在地下水也受到重金屬污染時該技術更有針對性。異位淋洗修復技術相對于原位淋洗修復技術應用更廣泛工藝更為復雜其首要目標是減量即利用污染物的粒徑分布特性將污染物濃縮其次是降低污染物濃度,即將污染物直接從土壤中去除。
關于
重金屬污染土壤淋洗修復的一些建議:
1. 應對土壤粒徑分布及黏粒含量等因素進行細致分析確定物理篩分工藝的粒徑篩分參數與多級篩分方式選擇合理的篩分設備,從而實現污染土壤的減量化。
2. 對土壤緩沖能力、有機質含量及重金屬類型、存在形態等因素進行細致分析選擇適宜的化學淋洗劑,也可通過加熱、超聲波、微波等輔助方式提高化學提取效率,實現重金屬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3. 建議提高物理篩分工藝在整個工藝設計中的比重盡量減少化學淋洗劑的使用降低處理后土壤及廢水的環境風險提高治理后土壤的回收利用率。
4. 異位淋洗技術設備設計既要保證設備單體的高效性,又要充分考慮整體的連貫性,,可移動、自動化、可拆卸、易組裝的異位淋洗技術設備相對更有應用推廣方面的優勢。
摘自:環境工程 作者:張文等
撬裝式土壤淋洗修復裝備是集合污染土壤物理篩分和化學淋洗的多模塊裝備,可單個模塊工作,也可多個模塊聯合作業,安裝便捷,靈活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