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壤污染區域劃分 從污染分布情況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鎘、汞、砷、鉛4種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從西北到東南、從東北到西南方向逐漸升高的態勢。
2020中國土壤修復市場現狀趨勢分析 中國現有耕地有近1/5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土壤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有可能引起農產品中污染物超標,進而危害人體健康。目前國內的土壤修復企業可以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專業性企業,如建工修復、高能環境、中科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第二類是涉足土壤修復的其他環保企業,如永清環保、桑德環境、東江環保等;第三類是外資企業,包括日本同和、英國ERM、澳實分析等。由于土壤修復市場在我國處于起步成長期,參與企業相對較少,且一般土壤修復業主往往會選擇具有技術優勢、過往業績和資金實力的公司,土壤修復市場總體市場化程度偏低。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復方面的投資有近1000億美元。污染土壤修復的理論與技術已成為整個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前沿。土壤的修復的過程相當漫長,當前解決土壤污染問題,需要有不同學科的科學家如土壤學、農學、生態學、生物地球化學、海洋科學以及涉及農業、林業、漁業等有關的生產單位和政府決策者的共同努力。
中國土壤污染已對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與農產品生態安全構成威脅。全國受有機污染物污染的農田已達3600萬公頃,污染物類型包括石油類、多環芳烴、農藥、有機氯等;因油田開采造成的嚴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積達1萬公頃,石油煉化業也使大面積土地受到污染;在沈撫石油污水灌區,表層和底層土壤多環芳烴含量均超過600mg/kg,造成農作物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全國受重金屬污染土地達2000萬公頃,其中嚴重污染土地超過70萬公頃,其中13萬公頃土地因鎘含量超標而被迫棄耕。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污染土壤修復研究,正經歷著由實驗室研究向實用階段的過渡,即將進入一個快速、全面的治理時期。
一、華東區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土壤修復市場 圖表1:華東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項目數據
圖表2:華東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項目合同總額情況
圖表3:華東區域各省市土壤修復率情況
圖表4:2020-2025年華東區域土壤修復項目數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二、山東區域(山東、河南、湖北)土壤修復市場 圖表5:山東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工程項目數
圖表6:山東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項目合同總額情況
圖表7:山東區域土壤修復率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華南區域(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湖南)土壤修復市場 圖表:華南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工程項目數情況
圖表:華南區域2019年土壤修復項目合同總額情況
圖表:華南區域土壤修復率情況
圖表:2020-2025年華南區域土壤修復項目數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展望2025年,預測各區的土壤修復項目數量將增長1.4-1.6倍,同時,土壤修復項目總額也會相對增加。
再加上開啟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后,土壤修復治理需求將迎來加速釋放。土壤是一個國家最珍貴的戰略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出健康的糧食,進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健康的社會。土壤修復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功能的技術措施。
在土壤修復行業,已有的土壤修復技術達到一百多種,常用技術也有十多種,大致可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三種方法。從根本上說,污染土壤修復的技術原理可包括為:(1)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濃度。
土壤淋洗修復技術是目前較為高效,能將重金屬徹底從土壤中祛除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