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污染往往是“看不見的污染”,一旦污染,其修復既費時間又耗費大量資金。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戰斗核心依然是污染修復。現階段,我國正在全面開展土壤環境詳查工作,2020年將逐步建立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清單,為我國大規模污染地塊修復鋪墊基礎。
場地污染修復,通常分為
重金屬污染修復、有機污染修復、礦山修復、復合型修復四類。
1.重金屬污染修復 重金屬污染土壤元素不能被降解,只會發生形態的變化和遷移。因此,各種修復技術都是圍繞“轉換或轉移”這一核心路徑來進行的。目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主要有兩種途徑:第一,改變重金屬的存在狀態,降低其活性,使其鈍化,脫離食物鏈,減小其毒性;第二,利用特殊植物或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然后將該植物除去或用工程技術將重金屬變為可溶態、游離態,再經過淋洗,然后收集淋洗液中的重金屬,從而達到回收重金屬和減少土壤中重金屬的雙重目的。
2.有機污染修復 有機污染修復,一般通過以下四種途徑來減小土壤有機污染物對環境、人體或其他生物體的危害:降低土壤中既有有機污染物的濃度、固定污染物、轉化為低毒或無毒物質、阻斷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轉移途徑。土壤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環境行為主要包括吸附、解吸、揮發、淋濾、降解殘留、生物富集等。
3.礦山修復 礦山修復即對礦業廢棄地污染進行修復,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再次利用。礦業廢棄地多以重金屬污染和礦山酸性排水污染為主,治理內容以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為主。礦山污染修復受地形地貌、氣候特征、水文條件、土壤物理化學生物特征、表土條件、潛在污染等因素的制約,因此,修復技術和實施方案的選擇需要考慮各因素的影響。
我國
土壤修復的難點在于開發符合我國國情的調查和修復技術體系,重點在于修復技術的可靠性。場地修復因其復雜多樣,涉及領域廣,是非常適合采用淋洗法來進行修復的。撬裝式
土壤淋洗修復系統裝備由
鄭州德森環境完全自主研發,對各種場地污染修復有良好的效果,修復效果好、修復效率高、綠色環保無污染,獨有的撬裝式平臺將主體設備集中配置,不僅節約場地空間,而且轉場移動方便。撬裝式土壤淋洗設備以其突出的優勢和性能將在土壤修復領域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