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修復就像治療慢性病,病因是長年積累導致;治病也如剝絲抽繭般需要耐心和毅力,沒有所謂的“特效藥”,持之以恒地推進土壤修復進程,久久為功,才能迎來更多藍天凈土。
10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保存了至少四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是糧食、飼料、燃料和纖維生產的根基,不僅僅為生態系統和人類提供多種服務,更是幫助抵御和適應氣候變化,然而,人類卻忽略已久。以至于目前土壤污染嚴重:
上圖是:北京土壤中農藥六六六的分布圖
大概很多人不會想到,就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就在最核心的二環以內,居然都能夠有一大片被農藥污染的土地。
又比如長江三角洲重金屬污染:
粉色代表最低,藍色次低,這兩種顏色基本安全;黃色及亮黃色都應該要注意,而紅色與棕色已經屬于非常危險的程度。
類似這樣的污染地塊還有很多,污染的原因也不只是因為工業化工污染和農藥化肥亂施,也有我們日常生活垃圾的亂堆亂放。長時間的消費土壤,就成了土壤污染的現狀。
當然,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都已經意識到了土壤污染的嚴重性,從“土十條”到各地指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等,都表明了我們持之以恒進行土壤修復和防治的決心。
土壤污染修復難度,大于水污染的治理,甚至也比霧霾難以治理。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滯后性、累積性、不均勻性和難可逆性等特點,土壤中的許多有機污染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土壤修復的方法也不是一種就能解決問題,有時候需要結合多種方法進行土壤修復。
土壤淋洗修復是少數的能將污染物從土壤中徹底移除的修復方法之一。土壤淋洗技術是指利用流體去除土壤污染物的過程 , 借助能促進土壤環境中污染物溶解或遷移作用的淋洗劑 , 通過水力壓頭推動淋洗劑 , 將其注入到被污染土層中 , 然后把含有污染物的淋出液從土層中抽提出來 , 進行污水處理而分離污染物的技術。
土壤淋洗修復系統單元組成:
土壤破碎篩分機,土壤擦洗機,土壤螺旋淋洗分級,土壤水力篩分,物料輸送及料倉輔助系統,可拆卸鋼構工作平臺,電氣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