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壤修復行業起步較晚,土壤化學淋洗修復專用設備基本上是空白,由于土壤的異質性和復雜地質條件,目前常用的土壤異位淋洗裝置多采用土柱淋洗法,即把被污染土壤做成土柱,使
淋洗液從土柱的上端或下端滲入土壤達到清洗的效果,該方法具有淋洗時間長、修復效果差等缺點,且現有的裝置大多未考慮淋洗液的重復利用和溫度對于淋洗修復效果的影響,溫度升高,
有利于淋洗劑與污染物的化學反應,提高修復效率。 因此,現有技術中的土壤異位淋洗裝置修復效率較低、周期長、成本高,且適用性
差。
持久性有機污染場地土壤淋洗法是污染場地土壤物化修復方法中一種常用的技術。淋洗法是指運用特定淋洗劑對污染土壤進行深度洗滌,通過分離凈化淋洗劑,實現回用集成,達到去除土壤中污
染物的目的,并最終安全化處置污染物和修復土壤的過程。本文根據污染場地土壤處理位置、淋洗劑種類和淋洗劑施用方式的差異,將持久性有機污染場地土壤淋洗法劃分為不同的種類;總結了
為達到高效去除土壤中污染物質,可運用多級淋洗方式、超聲方式、電動力方式和化學氧化等方式實現強化修復效率;闡述了污染場地土壤質地、污染物性質、淋洗劑性質、淋洗條件優化以及
淋洗劑回用效率等因素對淋洗修復整體效用的顯著影響;同時指出了目前持久性有機污染場地土壤淋洗法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國內外研究和應用的方向。綜合考慮土壤淋洗修復技術適用范圍和成
本因素,認為淋洗法是一種較符合我國持久性有機污染場地土壤實情的修復技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廣泛的運用前景。
修復周期及參考成本:處理周期一般為3-12 個月。異位土壤淋洗修復的周期和成本因土壤類型、污染物類型、修復目標不同而有較大差異,與工程規模以及設備處理能力等因素也相關,一般
需通過試驗確定。據不完全統計,在美國應用的成本約為53-420 美元/m³,歐洲的應用成本約15-456歐元/m³,平均為116 歐元/m³。國內的工程應用成本約為600-3000 元/m³。
運行維護和監測:異位土壤淋洗系統的運行可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操作簡單、效果穩定。需定期對各單元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以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實時觀測運行過程中設備負荷、運行
功率、運行狀態等,檢查設備是否有漏液、漏料、堵料等異常狀況。
運行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工程處理進度定期采集處理前后各土壤組分樣品、水樣進行分析監測,如土壤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還需定期檢測氣體收集單元和氣體處理單元尾氣。
應用案例
國外應用情況:污染土壤異位淋洗修復技術在加拿大、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已有較多的應用案例,目前已應用于石油烴類、農藥類、POPs類、重金屬等多種污染場地。
國內典型案例:增效淋洗土壤修復系統總體處理能力:50t/d。篩分系統設計處理能力10t/h。增效淋洗裝置單體容積12m3。增效淋洗液固比為3:1至4:1,淋洗時間2h,增效劑為非離子表面活
性劑。
系統設備運行成本約300元/m3土,運行過程中能耗為系統設備的電耗,約為36kWh/m3土;主要物耗為增效劑表面活性劑和廢水處理藥劑、絮凝劑等,成本約為240元/m3土。
經過水洗和增效淋洗處理后,總體上物料的六六六去除率為88.5%,滴滴涕去除率為85.8%,達到了去除率85%以上修復目標要求,通過了工程項目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