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城市發展規模以及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我國經濟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但由此造成的工業固體廢物以及人們生活垃圾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大量工業固體廢物及居民生活垃圾開始向農業環境不斷轉移并對農業土壤的安全性造成嚴重威脅。同時我國農業朝向現代化、集約化發展的過程中大量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也導致了有害廢棄垃圾物不斷滲透至土壤環境中,對土壤的質量性能造成嚴重破壞,我國范圍內土壤污染情況也愈發嚴重。
根據類型不同,土壤污染分為城市場地、耕地、礦山污染三個類別。
根據成分不同,土壤污染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污染。無機物污染包括酸、堿、重金屬以及砷、硒等非金屬化合物造成的污染;有機物污染包括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有機溶劑、合成洗滌劑等造成的污染。
環保部近年數據表明,全國污染超標率達16.1%。
四種土地類型中,耕地土壤污染最為嚴重,點位超標率高達19.4%。
從類型來看,無機污染物為土壤污染物的主要來源,超標點位占總數的82.8%。
從分布來看,無機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現南高北低的態勢。西南、中南是土壤重金屬超標重災區。
然而,污染土壤“病態”不是常態,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潛伏性和長期性,其嚴重后果通過食物給動物和人類健康造成危害,
土壤修復刻不容緩。
我國土壤修復主要可以根據污染類型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工業場地修復、農田修復和礦山修復。根據以往
土壤修復案例來講,其中工業場地修復污染主體為重工業和醫藥化工企業,主要污染物為化合物與重金屬;農田修復的污染主體為企業排放、居民生活及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礦山修復的污染主體主要為采選礦企業,主要是各種重金屬尾礦帶來的污染。從三種類型的土壤修復工期來看,農田土壤修復所耗費的時間最長,因為農田土壤修復不僅需要降低污染物質濃度,同時還需要考慮修復以后的農作物耕種問題,不能只簡單清除重金屬,還需要對土壤肥力進行把控,因此修復過程較為復雜,修復時間較長。
對于工業場地修復,
土壤淋洗修復工藝簡單、祛重金屬強、設備易安裝操作,是少數的能將污染物從土壤中徹底移除的修復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