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對包括土壤環境在內的陸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蓄積毒性,可以通過植物吸收、生物累積和和生物放大作用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造成危害。
一般情況下,重金屬在自然環境中的存在形態包括水溶態、弱代替劑(醋酸鹽溶液等)可代換態和強代替劑(或整合劑整合)提取態,或者存在于原生礦物或次生礦物中。需要注意的是,重金屬污染不僅僅要注意重金屬的總含量,還需重視各種形態的含量和轉化,其危害還與重金屬之間、重金屬與其他常量元素之間或重金屬與其他污染物之間的交互作用有關。
所以對某一個重金屬污染場地土壤進行修復,需要幾步走:
1. 場地背景調查,包括項目背景、場地土壤采樣調查(建議采用直推式土壤采樣機)、場地地質和水文地質等。
2. 確定場地修復目標(按照國家標準)
3. 確定
土壤修復工藝及方案(穩定固化土壤修復或者結合
土壤淋洗技術或結合土壤異位熱脫附技術)
4.土壤修復效果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