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相關人士調查,污染物因巖性特征的差異,表現出不同的分布規律。在整個污染深度范圍內,粘性土的污染物濃度大于非粘性土;地下水波動帶內污染物濃度較高;干砂層的污染物主要以氣相存在且濃度較高。
對于這種分布規律,解釋如下:污染物在下滲過程中,會受巖性及其特征(含水量、有機質含量等)的影響進行濃度再分配。粘土質巖層有機質含量大于粉土質巖層(實驗室測定場地內粉粘的TOC為粉土的3.6倍),根據極性相近相吸的理論,粘性土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大于粉土,野外鉆探過程中,顏色發黑,粘滯性大的腐殖質地層散發的刺鼻氣味明顯高于發黃的粉土層。另外,在地下水波動帶內含水量大,有機污染物除了吸附態以外,還有一部分溶在水里,另外水位的波動加速有機污染物在這個區域的動力擴散,粘性土的阻斷作用。
致使有機污染物在此產生一個暫時性“沉積”,因此在場地的18.4m深處,有機污染物濃度達到一個峰值。砂層空隙度大,有機污染物在砂層內(11m處)以飽和氣相存在,吸附所占比率很低,現場用氣體檢測儀測試剛取出地表的砂,VOC濃度高達800mg/kg,散開lOmin后再測,VOC濃度在60mg/kg以下。
德森1
8米深層直推式土壤采樣機,符合國內采樣習慣,智能操作行走,高頻打擊直推取樣,無需用水,原裝土壤取樣。滿足廣大客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