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類型分為兩類:
一是以降低污染風險為目的,即通過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或同土壤的結合方式,降低其在環境中的可遷移性與生物可利用性。如:鈍化修復技術、農藝調控措施等;
二是以削減污染總量為目的,即通過處理將有害物質從土壤中去除,以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的總濃度。如:客土技術、植物修復技術、
土壤淋洗技術等。
利用物理的方法進行污染土壤的修復。包括:客土法、翻耕混勻法、去表土法、表層潔凈土壤覆蓋法等。
客土法(換土法):對
重金屬污染重、面積小的農田,多采用客土或換土的方式,但換出的土壤應進行妥善處理;
稀釋法(翻耕混勻):在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未被污染的土壤來降低重金屬含量,土源需要關注;
去表土法:將受到重金屬污染的表層土壤清除,然后進行翻耕;
深耕翻土法(旋耕法):污染程度輕、土層厚、面積小的污染場地可采用深耕翻土的方法。
物理修復技術操作簡單,修復效果好,但工程量大,費用高,只適宜用于小面積的、污染嚴重的
土壤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