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農田污染的生態凈化功能與機制建立農田污染的分級分類管控技術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污染源和污染物情況,確定污染農田風險等級,基于各項單項過程控制技術進行不同風險等級耕地過程控制技術的組合集成,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污染耕地需要因地制宜地選取合適的過程控制組合技術體系。
耕地
土壤污染的風險管控模式和技術集成體系的選擇需要考慮污染風險等級、污染源、污染途徑、污染土壤特性、單項技術體系特性五個影響因素。在修復技術的選擇上需要確保污染農田的修復效果以及農田安全利用和風險控制的要求,優先選擇能夠降低污染物毒性、遷移性和含量的技術。
在選取的單項過程控制技術入庫后,需要建立單項過程控制技術的篩選機制。根據耕地污染風險等級,結合影響區域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的因素,并考慮耕地土壤污染修復的單項過程控制技術主要受土壤特性、單項技術的適用性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兩個影響因素中選取特征因子如土壤pH、土壤機械組成等,開展典型案例分析、專家經驗論證,將各個單項過程控制技術的特點與特征因子對應。構建單項過程控制修復技術體系中單項技術的篩選機制,以為后續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管控模式和技術集成體系做基石鋪墊。
重金屬污染農田
土壤修復技術選取的基本原則是:
(1)短期效果;(2)長期效果;(3)對污染物毒性、遷移性和數量減少的程度;(4)可操作性;(5)成本;(6)符合應用與其他相關要求;(7)全面保護人體健康與環境;(8)政府的接受程度;(9)公眾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