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對土壤污染修復工作的日益重視、治理費用投入不斷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已經成為繼水、氣之后的研究和治理熱點。很多研究和治理項目罔顧土壤的基本性質和污染源,而以重金屬總量說事。
土壤性質在調控重金屬的行為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澳洲人們發現一些小麥的鎘超標純屬是土壤中電導率提高所造成,或是使用的肥料含氯離子,提高了鎘的有效性所造成。
在利用
土壤熱解吸設備修復土壤的個別案例中,不根據土壤性質、污染特征、調理劑的性質進行科學分析和計算,而是投入了大量調理劑,造成連雜草都難以生長。有的項目周邊并不存在污染,且pH>7.0,在這種條件下仍采用種植花生等植物的方法治理土壤污染,是很不科學的方式。
以上狀況反映出我國
土壤修復過程中的一些亂象。土壤在生命尺度內是難以再生的戰略資源。雖然土壤污染對糧食安全和人體健康造成了風險,但土壤研究是一門獨立且復雜的科學。